一、地方歷史:
荷蘭時期以前本區東北部屬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麻豆社支社麻豆寮的活動範圍,至鄭氏時期而較有規模的開闢,一方面來自於官方系統的駐兵屯田,如「下營庄」、「中營庄」二營盤的設營墾荒;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民間拓墾,如漢人由彼時之青峰闕進入蚊港後,經倒風內海溯航而開拓的茅港尾。
鄭氏時期以台江內海為發展核心時,本區的茅港尾只不過是倒風內海的普通港口,清領時期台江內海陸浮後,南台灣漢人的發展重心北移至倒風內海後,茅港尾遂逐漸發展為海港街鎮的規模,為台南府與嘉義縣人馬必宿之地。但卻因倒風內海陸浮、港口逐年淺淤而式微。此後,下營的居民移往倒風內海浮埔開墾為蚵寮仔、大埤寮、大屯寮等,並進一步向西開墾今之學甲、北門、將軍、七股等地。
日治到戰後,由於鐵路、公路等重大設施的投入,城鎮發展的動力起了很大的改變,本區既無鐵路的經過,亦無省道的經過,雖有高速公路經過卻無交流道之設置,僅以縣173、174連通平原及西濱其他鄉鎮區的過境鄉鎮區。
二、行政沿革:
鄭氏時期本區之行政區屬茅港尾保之管轄,保長總理派駐在茅港尾街,因交通不便,請縣主持准茅港尾保分為東保、西保兩區域,西保為下營庄、大屯寮、大埤寮,保長總理派駐在下營庄。
1896年 麻豆辦務管區設茅港尾西港街區,區域係茅港尾西保下營庄同保、十六甲庄同保、大屯寮庄等,街庄區長事務所設於下營庄。
1908年 依管制改革廢鹽水廳,本街庄區屬於台南廳之管轄。
1909年 茅港尾街庄區改充為茅港尾區。
1920年 依地方制度改革,本縣改為台南州,麻豆支廳改為曾文郡,同年依市街改革,茅港尾區改稱下營庄,庄役場設置於下營,其區域為茅港尾、麻豆寮、十六甲、下營、大屯寮等五大字。
1945年 二戰後,本鄉暫稱下營庄,當時全鄉戶數3,012 戶,人口19,324人。
1946年 依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定名「下營鄉」,管轄區域不變。下營大字(今稱段)設有下營、仁里、宅內、後街、新興、營前等六村(但後街部份含大屯寮大字,新興村部份含十六甲大字)。
茅港尾大字設有茅港、中營、開化、西連等四村,麻豆寮大字設賀建村,十六甲大字設甲中、紅厝二村,大屯寮大字設大屯、大埤二村,共計設十五村。
三、區簡介:
下營區位於臺南市中心偏北,東臨六甲區、官田區,南銜麻豆區,西為學甲區,北接新營區、鹽水區、柳營區,面積約33.5291平方公里。原轄下共15里、271鄰,於106年04月依據「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辦法」規範,進行里鄰編組之檢討。106年11月10日經臺南市政府核定及公告,全區15里調整為12里、271鄰調整為167鄰,並於107年01月29日及04月30日分兩階段實施。
下營區里整編之命名,係由區公所與地方研議後訂定。大屯里、大埤里進行整編,保留原里名共同「大」字,命名為大吉里,象徵吉祥、吉利之意。茅港里、中營里進行整編,取原里名其中一個字命名,取臺語諧音「茅營」(一定贏)之寓意,命名為茅營里。紅厝里、甲中里進行整編,取原里名其中一個字命名為紅甲里。下營里、仁里里、宅內里、新興里僅進行里界調整,故仍維持原有名稱。